轻工协会 | 轻工企业 /
辽宁省轻工业联合会
首页>>轻工资讯>>行业要闻
辽宁省轻工业联合会简报(2024年第3期)


辽宁省轻工业联合会

 

 

 

2024年第3期)

 

辽宁省轻工业联合会秘书处                    2024年9月13日                         


   

要闻

1.李强主持国务院第九次专题学习

2.李乐成在本溪桓仁和抚顺新宾清原调研

3.李乐成在铁岭西丰调研

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蝉联第一

5.7个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6%

6.五组税收数据,彰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7.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库建成

轻工动态

1.三部门组织开展2024年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申报工作

2.2024沈阳食品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行

3.辽宁大连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4.辽宁省轻工业联合会弛援葫芦岛灾区

5.化橘红纳入“食药物质”目录 相关产业迈开食用药用“两条腿”走路

轻工观察

1.绿色消费成趋势 推动生产生活转型升级

2.秘鲁扩大对华农产品出口

全面振兴轻工在行动

1.超新一代生鲜交易平台亮相沈阳浑南

2.本溪市7家企业晋升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

3.沈阳法库牛肉:美味领航产业腾飞

重点企业

1.辽宁富虹油品:数字工厂赋能高“油值” 

2.禾丰牧业:推动白羽肉鸡高质量发展

3.辽宁同富渔业:打响水产养殖新蓝海

4.锅圈财报:财务状况良好,业务稳健增长

产业集群

1.辽宁省为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注入“金”动力今年以来筹措省以上资金41.2亿元

2.沈阳:“舌尖上”崛起千亿大产业

3.新民酸菜:从酸“乡”可口到声播遐迩

4.沈阳永乐葡萄:打造“中国温室葡萄之乡”

5.沈阳重工食品:为沈阳市熟食产业注入新活力

科技创新

1.17.28万枚广明2号白羽肉鸡种蛋启航国际市场

2.北京农科院:已建立116个成果示范转化基地

3.我国科研团队开发出“火星电池”

他山之石

1.印尼多举措推动椰子产业发展

2.广东联合港澳已发布“湾区标准”215项 涉及食品、物流等32个领域

3.江苏省新型食品集群大规模设备更新产融合作供需对接会举行

4.以标准提升牵引“以旧换新” 广东已批准立项省级地方标准128项

5.市内免税店将“落地”广州

6.“湾区标准”达183项 粤港将深化质量和检测认证及食品安全工作交流合作

7.湾区认证”已签发证书68张 涉及工业消费品、绿色建材产品、农食产品等领域

8.阳江以科技创新激活种业“芯”动能 “土特产”育成支柱产业


要闻 

1.李强主持国务院第九次专题学习。8月26日下午,国务院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为主题,进行第九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强和改进老龄工作,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李强指出,要强化“老有所养”的服务保障,聚焦短板弱项,持续优化政策。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日间照料、康复护理、上门服务等能力,探索老旧小区养老服务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扩大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照护服务供给,支持地方结合实际开展互助养老。针对失能老人照护需求,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发展长期照护服务。开展大规模技能培训,提高养老护理职业吸引力。要强化“老有所依”的资金保障,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加快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要强化“老有所为”的制度保障,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要大力推动银发经济扩容提质,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和推广,不断丰富养老服务场景,强化质量监管,更好满足老年人需求。(来源: 新华社)

2.李乐成在本溪桓仁和抚顺新宾清原调研。8月2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在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和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调研时强调,立足良好生态发展特色产业,紧盯重大项目早日建成运行,因地制宜做强做优县域经济。桓仁县地处长白山南麓余脉,是远近闻名的“中国山参名县”。在辽宁祥云药业有限公司林下山参基地。李乐成勉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围绕品种培育、药食同源、质量标准等方面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产品附加值,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桓仁要持之以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定不移做优做强林下参特色产业和标志性产品,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美誉度和影响力,让桓仁林下参走出辽宁、畅销全国、享誉世界。在张裕酒厂桓仁冰葡萄种植基地,李乐成走进产品展厅、葡萄架下,详细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他说,冰葡萄酒是桓仁的一张靓丽名片,是富民产业。要发挥技术优势,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开拓更大市场。在新宾县永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李乐成走进大棚,察看正在晾晒的灵芝孢子粉,询问品种功效、品牌培育等情况,希望发挥好专业合作社引领作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紧密联农带农,实现农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来源:辽宁日报)

3.李乐成在铁岭西丰调研。8月28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在铁岭市西丰县调研时强调,深挖潜力、锻造长板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西丰县人工驯养梅花鹿可追溯到1619年的皇家围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鹿乡”。李乐成先后来到中国(西丰)梅花鹿种源文化园、华润东阿阿胶春天(铁岭)药业有限公司,详细了解梅花鹿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情况。他指出,梅花鹿是西丰的独特资源禀赋,“西丰梅花鹿”是西丰鹿产业的金字招牌。要锚定目标,保持定力,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上下功夫,以梅花鹿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加强梅花鹿种质资源保护,建好用好种质资源保护基因库,加大产学研合作和协同攻关力度,促进品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持种源纯正,全力提升西丰梅花鹿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强与央企等龙头企业对接合作,把“土特产”的资源优势与企业的技术、渠道、品牌等优势结合起来,挖掘产品价值,激发市场潜力。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加大宣传力度,让“中国鹿乡”名扬海内外,让西丰的梅花鹿产品走进千万家。(来源:辽宁日报)

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蝉联第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先期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连续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GII中的科技创新集群是城市或城市群。其排名根据两个指标:一是《专利合作条约》公开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人所在地,二是已发表科技论文的作者所在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这些指标进行统计和排名,确定全球最活跃的科技活动集聚地区。报告显示,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超过去年的24个。美国紧随其后有20个,德国有8个,印度和韩国各占4个。在全球十大科技创新集群榜上有7个在亚洲,3个在美国。日本东京-横滨城市群位居榜首,其次是中国深圳-香港-广州城市群,中国北京升至第三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旧金山城市群是美国最领先的科技创新集群,排名第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科技创新集群是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继续支持这些集群,帮助其利用知识产权,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来源: 新华社)

5.前7个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6%。8月27日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991.7亿元,同比增长3.6%,比1至6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延续稳定恢复态势。7月份单月看,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1%,增速比6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1至7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0.2%,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来源:新华社)

6.五组税收数据,彰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税收数据是反映经济发展形势的一张“晴雨表”。透过税务总局8月27日发布的五组税收数据可以看出,全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1至7月份,全国企业购进研发和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12.3%。统一大市场加快形成,协同发展取得新的进展。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1至7月份,反映国内各省之间贸易联系紧密程度的省际间贸易额同比增长3.8%,占全部销售额比重为40.6%,呈逐步提升态势;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动力源区域企业销售收入占比为56%,较去年全年提高0.7个百分点;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为29.6%,较去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绿色转型不断加快,绿色发展持续推进。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显示,1至7月份,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同比增长36.6%。出口拉动作用显著,对外开放迈上新进程。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1至7月份,出口重点企业国内采购金额同比增长12.3%。消费潜力“进”中提质。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1至7月份,家电、家具等零售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8%和16.6%,文教体育娱乐消费同比增长10.1%。(来源:新华社)

7.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库建成。市场监管总局8月29发布第二批62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连同今年5月首批印发的33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市场监管总局已建成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全部业态、所有类别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库。95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分别明确了不同生产经营业态和食品类别的企业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环节、风险点、风险描述、管控措施、管控目标、管控频次、责任人员等内容,有利于全面提升食品行业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可以参考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结合经营业态、规模大小、食品类别等实际情况,全面开展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建立完善符合企业实际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并根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动态调整,把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要求融入企业现有管理制度、嵌入企业日常管理,保障食品安全。(来源:工人日报)

 

轻工动态

1.三部门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申报工作的通知。8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民政部办公厅 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申报工作的通知》。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落实《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促进典型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推广应用,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现组织开展2024年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申报工作。(来源:工信部官网)

2.立足“大食物观” 共谋产业发展新路径——2024沈阳食品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行。8月29日,2024沈阳食品产业发展大会在辽宁沈阳举行。100多位食品行业、农业领域、新业态领军者,10余家重点行业协会负责人和一批专家学者,与辽沈地区百余家食品产业代表共聚一堂,立足“大食物观”引领下的食品产业发展新机遇,共话沈阳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道。(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3.辽宁大连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大连海洋产业门类齐全,在海洋经济五大类28个细分产业中拥有26个,在15个海洋主要产业中大连拥有13个,在许多传统产业上都拥有优势。海洋经济成为拉动大连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3年,大连海洋经济总产值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9%以上。(来源:光明日报)

4.辽宁省轻工业联合会弛援葫芦岛灾区8月19日,葫芦岛市遭受强降雨天气,部分乡镇受灾严重。为了帮助灾区群众度过难关,辽宁省轻工业联合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组织全省会员单位捐款共同抗灾,36 小时内募捐善款 15.3 万元。近年以来,辽宁省轻工业联合会在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同心尽力、锐意进取,推动辽宁省轻工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同时,辽宁省轻工业联合会一直坚持涵养家国情怀,勇担社会责任。9月5日,全省十个城市 40 多名轻工人从四面八方齐聚葫芦岛灾区,他们带着5 卡车货物,其中有 20 吨大米、20 吨食盐以及月饼等救灾物资,带着全省轻工人的热忱赶到灾区。这里面有凌晨 3 点从大连出发赶往灾区的古稀之年的刘清华大师,有舍弃劳模疗休养义无反顾赶到灾区的王国伟大师,有“插队”抢着搬运物资的轻工联志愿者……特别让人感动的是,大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李光华积极响应辽宁省轻工业联合会的号召,第一时间组织相关捐赠事宜的同时。9 月 6 日,根据灾区实际需求,再向灾区捐赠了价值 2万余元的消毒液。辽宁省轻工业联合会会长石洪祥说:“习近平总书记列举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古语。只要我们拥有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精神力量,就一定能渡过难关,重建希望。”(来源:辽宁党建网)

5.化橘红纳入“食药物质”目录 相关产业迈开食用药用“两条腿”走路。8月26日,卫生健康委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地黄、麦冬、天冬、化橘红4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下称“食药物质”)目录。这意味着,产自茂名化州市的道地中药材化橘红“药食同源”得到认定,相关产业也迈开了食用药用“两条腿”走路。“尽管化橘红具备药食两用历史,过去因未纳入食药物质目录,因此在法理上仅限于药用,导致化橘红产品类别不丰富,产品推广和销量受限。”茂名市化橘红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说,在此背景下,茂名、化州两级党委、政府于2020年起积极开展申报工作,推动化橘红增补进入食药物质目录。“连续两年提出的建议得到采纳,我非常高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茂名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廖志略同样感到高兴,他从2023年起连续两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为化橘红“药食同源”发声,得到了有关部委的积极回应采纳。在建议中,廖志略援引历史资料和详细案例指出,化橘红理气宽中、散寒燥湿、化痰止咳,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同时它作为传统的食药物质也有悠久历史,广泛用于泡茶、煲汤、煮粥等。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食药物质。此前因未进入食药物质目录,化橘红这一广东“土特产”的潜能未能充分挖掘。“这两年我们积极抓住各种机会宣传和推广化橘红,呼吁化橘红进入食药物质目录,得到了很多代表的帮助支持以及茂名化州各级部门的积极推动。”廖志略说:“我们也给相关部委提供了平时调研收集到的基层素材资料,传递化橘红产业超35万名从业者的心声。”据了解,目前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超13万亩,年产鲜果6万多吨,干果1.2万多吨,种植、加工、销售企业达1542家,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02亿元。(来源 : 南方日报)

 

轻工观察

1.绿色消费成趋势 推动生产生活转型升级。近日,加力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对更绿色节能的产品给予更高的补贴标准。在率先实行补贴新标准的湖北,自8月10日以来,已售出二级以上能效家电超11万台,拉动销售额6.35亿元。绿色消费扩容提质,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最新数据显示,1—7月,限额以上单位高能效等级家电零售额增速近两位数,绿色建材、绿色包装等产品销量增长明显。7月份,新能源汽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6.9%,市场渗透率超五成。(来源: 央视网)

2.秘鲁扩大对华农产品出口。秘鲁农业发展与灌溉部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秘鲁农产品出口额为37.05亿美元,同比增长7.5%;其中,以蔓越莓、牛油果、蓝莓等为代表的非传统农产品出口额达34.67亿美元,同比增长5.5%。秘鲁出口商协会的一份报告表示,中国是秘鲁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中秘自贸协定生效以来,中国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极大助推了秘鲁农产品出口增长。该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秘鲁对华水果出口额同比增长13.4%。秘鲁农业发展与灌溉部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秘鲁农产品出口额为37.05亿美元,同比增长7.5%;其中,以蔓越莓、牛油果、蓝莓等为代表的非传统农产品出口额达34.67亿美元,同比增长5.5%。秘鲁出口商协会的一份报告表示,中国是秘鲁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中秘自贸协定生效以来,中国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极大助推了秘鲁农产品出口增长。该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秘鲁对华水果出口额同比增长13.4%。今年年底,由中企控股和投资开发的秘鲁钱凯港计划投入试运营,将有力提升南美地区货物进出口效率。钱凯港启用后,秘鲁农产品到达中国的时间有望从28天缩短至两周左右,海运运费也有望进一步降低,这对扩大生鲜产品出口意义重大。在今年秘鲁总统访华期间,中秘两国政府更新了秘鲁鲜食葡萄出口中国的植物检疫议定书,秘鲁鲜食葡萄获准通过空运出口中国市场。秘鲁出口商协会主席佩雷斯表示,秘中在农业技术、标准化生产、质量认证等方面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协会正努力推动更多秘鲁出口商将优质产品出口到中国,并为秘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实现互利共赢。今年6月,中秘签署谅解备忘录,确认两国实质性完成自贸协定升级谈判。随着自贸协定的升级,中秘农产品贸易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拓宽。秘鲁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通关流程将更加顺畅,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秘鲁农产品的竞争力,也将进一步加快其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来源:人民日报)

 

全面振兴轻工在行动

1.超新一代生鲜交易平台亮相沈阳浑南。8月31日,国际、东北更大的东北冷鲜港生鲜交易平台果品批发市场正式亮相。位于沈阳市浑南区的东北冷鲜港,是集生鲜农副产品交易、冷链仓储物流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拥有国际的冷链物流体系及规模化、信息化的配套设施,是目前东北地区更大的综合性生鲜冷链物流中心。东北冷鲜港自2022年开始新一轮紧锣密鼓的建设以来,现已实现30亿元投资,全面完成了果品批发市场35.6万平方米的全冷链交易、物流硬件平台。未来,在沈阳市浑南区,将会形成新的、更高规模的产业集聚,形成具有区域性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冷链产业平台,进一步形成在全球都具有影响力的冷链物流商圈,发展千亿元级冷链物流产业集群。(来源:新华网)

2.本溪市7家企业晋升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今年以来,本溪市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以产业化经营为主导,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7家企业成功晋升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本溪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本溪市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紧抓产业链薄弱环节,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上药(辽宁)中药资源有限公司、辽宁龙参健康药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晋升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后,不仅提升了全市区域优势农产品加工整体水平,也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目前全市新增省内外种植基地2.2万亩,新增带动农户近2万户,户均增收千元以上。通过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体系,本溪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38家,其中,3家、省级22家、市级113家,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特色农业强市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持续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来源:辽宁日报)

3.沈阳法库牛肉:美味领航产业腾飞。沈阳法库牛肉以其高蛋白、低脂肪、肉质鲜嫩、瘦而不柴、肥而不腻的独特品质而闻名遐迩,成为地理标志产品。法库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肉牛的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法库牛肉的养殖过程严格遵循科学规范的管理标准。从饲料的选用到养殖环境的控制再到疫病的防治等各个环节都实行严格把控。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确保了法库牛肉的高品质和安全性。在市场上,法库牛肉以其色泽鲜红、大理石花纹分布均匀、口感细腻等特点而备受消费者喜爱。(来源:新华网)

 

重点企业

1.辽宁富虹油品:数字工厂赋能高“油值” 。富虹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商务部评为“更具竞争力”品牌。产品先后荣获中国产品、免检产品、商标、百强农产品和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等荣誉。富虹公司始终坚持品质优先,精选东北非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拥有2项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采用先进的全自动生产设备,全程无菌灌装,充氮保鲜不添加任何抗氧化剂。全程导入6S现场管理,以数字工厂赋能实现全场景数字化应用,年加工量达100万吨。(来源:新华网)

2.禾丰牧业:推动白羽肉鸡高质量发展。沈阳市食品产业是全市制造业第三大支柱产业,经济规模全省第一,具备产业门类全、原料供应足、龙头企业多、集聚能力强、产业关联紧等优势和特点。2023年沈阳市食品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030亿元,同比增长3.9%。近年来,沈阳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在科技引领、产业升级等方面谋求突破,实现畜牧业从粗放型养殖向集约化管理转变。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拥有“禾丰”系列、“昊明鲜鸡”“耘垦鲜鸡”等畜产品品牌。据农业部门统计,2024年沈阳市肉鸡屠宰量预计达到2.3亿羽。2023年,禾丰牧业合计屠宰白羽肉鸡8.1亿羽,同比增长13%;合计产销分割品212万吨,同比增长14%。禾丰目前是全球前五的鸡肉生产商。禾丰牧业采用一体化的运营模式,保证了各环节原料的充足供应,从源头对饲料生产、肉鸡养殖、屠宰、肉品及食品加工全过程严格把控,通过标准化管理与流程化作业将生物安全、药残控制和加工过程的卫生保障有机整合,最终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3.辽宁同富渔业:打响水产养殖新蓝海。作为北方淡水鱼销售集散地,沈阳淡水鱼产量已达22.6万吨,居东北首位。并有鳜鱼种质资源场,有北方本土特有的亚冷水鱼类柳根鱼,以及以鲟鳇鱼、鸭嘴鲟为代表的大笨鱼品牌。近年来,同富渔业一方面坚守传统、原始的养殖方法,为市场供应、无添加剂的高品质鱼类;另一方面,积极打造“大笨鱼”品牌,开发活鱼礼品桶、大笨鱼水饺、大笨鱼丸、大笨鱼肉酱、鱼骨胶、鲟鱼籽酱等十几种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来源:新华网)

4.锅圈财报:财务状况良好,业务稳健增长。8月28日,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锅圈)发布了其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锅圈实现收入26.7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毛利6.09亿元,同比增长5.3%;毛利率为22.8%,2023年同期为20.9%;核心经营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4.9%;现金储备由2023年12月31日的19.36亿元增长6.1%至20.53亿元,资产负债率由2023年底的3.3%降至3.0%。这样的财务数据,真真可以为锅圈打上高分,除了营收、净利润等核心数据外,锅圈有几个数据的优异表现,十分亮眼,让人对锅圈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首先,锅圈的现金储备19.36亿元增长6.1%至20.53亿元。这意味着锅圈有着足够的现金储备可用于支持日常业务的运营。其次,锅圈的资产负债率由2023年底的3.3%降至3.0%。3.0%的资产负债率在上市公司中极为罕见,说明锅圈的财务结构较为稳健。最后,锅圈实现收入26.7亿元,毛利同比增长了5.3%。表明锅圈在成本控制、产品与服务创新、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来源:新华网)

 

产业集群

1.辽宁省为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注入“金”动力今年以来筹措省以上资金41.2亿元。今年以来,省财政厅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统筹整合财政资源,为辽宁省全力推进22个重点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注入“金”动力。目前,共筹措省以上资金41.2亿元。今年上半年,22个重点产业集群规模达10360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的61.4%,一批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已超千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占比34%,超过1/3。今年以来,省财政找准承接政策的小切口、着力点,会同有关部门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参与竞争立项,取得显著成效。盘锦市入选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共争取资金1亿元,加快中小企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及技术改造,加快培育“大化工+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获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共争取资金2亿元,支持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助力现代高效畜牧业生产与精深加工、优质粮油生产和食品制造产业集群建设。(来源:辽宁日报)

2.沈阳:“舌尖上”崛起千亿大产业。十月稻田大米、禾丰白羽肉鸡、桃李面包、新民酸菜、福来豆腐……走进各大商超、农贸市场,总能看见“沈阳制造”的身影。数据显示,2023年沈阳食品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030亿元,已成为沈阳市制造业第三大支柱产业,经济规模全省第一。在推进食品工业大市大建设过程中,沈阳提出了自己的“小目标”:坚持“四链”同构、链园共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到2025年食品工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依托农业产业的雄厚基础与饮食文化特色,沈阳正通过拓展食品全产业链的广度与深度,构建高效能可持续食品产业集群,以食品工业大市的姿态,推动“舌尖”上的产业崛起。在沈阳市沈北新区,一座“食品城”正在加紧建设。按照《沈北新区食品产业提振计划》,这里将推动14个大类238家食品企业紧密衔接、互联互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在沈阳市苏家屯区,食品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雪花啤酒、桃李面包、娃哈哈、达利食品等200余家食品企业聚集于此,年产值达185亿元。数据显示,2023年,沈阳市推进重点项目96个,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4.35亿元,竣工项目32个。今年1月至6月,推进益海嘉里央厨、蒙牛乳业智能设备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97个。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食品产业规上企业19户,累计完成产值484.7亿元,同比增长4.1%,对全市工业经济贡献率19%。(来源:新华网)

3.新民酸菜:从酸“乡”可口到声播遐迩。酸菜是每一个东北人的记忆,腌制恰到好处的酸菜,酸味绵柔,清脆爽滑,而备受人们喜爱的酸菜约七成产自沈阳新民市。新民市是重要白菜产地,获批“大民屯白菜”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全域拥有20000余户种植户、10万亩种植面积、13亿斤产量。全市现有酸菜生产企业64家,年产总量约有7亿斤,占全国销售份额约60%—70%。“翠花酸菜”“刘二酸菜”等优质品牌畅销国内外。新民市委常委、副市长赵阳表示:“目前,新民市正全力打造以酸菜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百亿产业集群,让世界吃上更高品质的酸菜,让所有消费者能够放心吃、开心吃。”(来源:新华网)

4.沈阳永乐葡萄:打造“中国温室葡萄之乡”。沈阳市苏家屯区永乐街道具有“中国温室葡萄之乡”的美称,2010年,永乐无核白鸡心葡萄获质检总局批准,成为沈阳市第一个地理标志保护性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永乐温室葡萄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永乐所培育出的新品种“无核白鸡心”以粒长、饱满、无需吐皮、耐储存等特点而闻名。为推动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街道专门成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为温室葡萄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目前,全街道栽植有阳光玫瑰、无核白鸡心、辽峰、着色香、藤稔等多个葡萄品种,温室葡萄种植面积1600余亩,产业辐射周边乡镇,产品远销北京、哈尔滨、长春及沈阳周边水果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来源:新华网)

5.沈阳重工食品:为沈阳市熟食产业注入新活力。7月13日,在2024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上,带有“沈阳记忆”主题包装的“嗦啰鸡架”产品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今年,这款“嗦啰鸡架”被评为“你好沈阳”城市礼物,它来自沈阳人喜欢的“老味道”——重工食品。从1964年沈阳市铁西区的“三口大锅”到如今的数十条先进生产线,重工食品始终将“品质至上”作为企业的经营宗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产品工艺,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消费者的青睐。目前,该企业拥有肉灌制品、熏烤制品、麻辣制品、卤制品等近百款产品,肉制品年产量可达5000吨。不断为沈阳熟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来源:新华网)

 

科技创新

1.17.28万枚广明2号白羽肉鸡种蛋启航国际市场。8月21日,17.28万枚“广明2号”白羽肉鸡种蛋经佛山海关驻高明办事处属地查检合格后,从广州白云机场启运于北京时间2024年8月22日凌晨顺利运达巴基斯坦。“广明2号”白羽肉鸡父母代种蛋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和佛山市高明区新广农牧有限公司自主培育,展示了国产畜禽品种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决心和实力。(来源:新华网)

2.北京农科院:已建立116个成果示范转化基地。“我院已建立了国内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即小汤山基地,并研发出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农机北斗自动导航、全程机械化作业智能监测以及作业大数据云服务等,这些技术已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应用。”8月24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燕继晔表示,农业机器人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促进农业生产方式颠覆性转变的战略制高点,并成为引领农业装备高新技术发展趋势的重要力量。“在智慧农业领域,我院已在全国建立了116个成果示范转化基地及长期联络点,相关成果在全国2000余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园区、基地得到应用,部分科技成果还推广到越南等东南亚。”(来源:科技日报)

3.我国科研团队开发出“火星电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谈鹏特任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火星电池,由火星大气成分作为电池反应燃料物质,可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综合类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上。据悉,在现有研究中通常忽略了火星的复杂环境,包括多种气体成分以及剧烈的温度波动(昼夜温差约为60摄氏度)。针对该问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以火星大气为直接燃料的火星电池,并结合温度波动测试,极大程度地模拟了火星表面的真实环境,从而实现了可持续输出电能的火星电池系统。在0摄氏度低温下,研究人员测得该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373.9瓦时/公斤,循环寿命达1375小时,约为两个火星月。研究表明,火星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在0—60摄氏度范围内具有显著的温度依赖性。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为火星电池在实际火星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概念验证,并为未来太空探索中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来源:科技日报)

 

他山之石

1.印尼多举措推动椰子产业发展。8月末,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在泗水市举行的第五十一届国际椰子技术大会暨展览会上表示,印尼椰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政府将采取更多措施推动提高椰子产量、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该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印尼是全球更大的椰子种植及椰子产品生产国之一,椰子产业在印尼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约660万农民以椰子和椰子制品为主要收入来源。2023年,印尼椰子总产量超过280万吨,出口额达15.5亿美元,约占全球椰子出口总额的38%。近年来,印尼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椰子产量提高,包括建立种子农场以推广优质品种、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教育、加强水土养护及病虫害管理、提供补贴以改善农机设备等。印尼政府和企业积极发展椰子加工产业,提高椰子产品的附加值。在印尼,不光椰子水、椰肉可以进行加工,椰子壳、椰子树等也可以成为家具、汽车用品的原材料。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相关部门考虑利用不适合食用的椰子、椰子废料等来生产衍生品及生物航空燃料。今年7月,印尼工业部表示将设立两个新部门,负责管理和监督椰子产业的发展,以确保原材料供应稳定,维持印尼椰子行业的竞争力。中国与印尼的“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有力推动了印尼椰子及椰子产品的出口。2023年10月,来自雅加达的107吨新鲜椰子运抵福建福州,经现场检疫后运往中印尼“两国双园”园区进行再加工。这是中国—印尼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获批以来,从印尼直接进口椰子。今年3月,位于福州的中印尼椰子产业园迎来首条生产线的试投产。由于椰子的多功能用途,不少企业看好椰子行业的发展前景,目前该产业园已吸引食品、化工、轻工、农林等多个领域投资者的关注。(来源:人民日报)

2.广东联合港澳已发布“湾区标准”215项 涉及食品、物流等32个领域。据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消息,自2023年9月广东获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开展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以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力推进各领域相关标准制修订,逐步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广东联合港澳方已发布“湾区标准”215项,涉及食品、物流等32个领域。聚焦标准互融互通,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起草《广东省实施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工作方案(2024—2027年)》,充分利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展机遇,发挥广东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优势,努力提升标准制度型开放水平。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建设,组建由钟南山等17位专家院士担任委员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目前,广东联合港澳方发布215项“湾区标准”,涉及食品、物流、养老等32个领域,三地超过1000家企业声明使用,近百家“湾区标准”示范店落地,在港珠澳大桥、跨境养老、电子竞赛等场景得到有效应用,有力带动大湾区装备、产品、技术和服务走出去。目前,广东全省共拥有ISO、IEC技术机构主席6名,国际标准注册专家868名。省市场监管局还推动华南农业大学与老挝共同研究制定《优质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等10项农业标准,推动广州地铁标准体系在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推广运用,助推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下一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将优化标准体系结构,增强标准化治理效能,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机制、新路径、新举措。(来源:南方日报)

3.江苏省新型食品集群大规模设备更新产融合作供需对接会举行。8月28日,江苏全省新型食品集群大规模设备更新产融合作供需对接会在兴化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工信厅主办,兴化市人民政府、泰州市工信局承办。现场,江苏省工信厅相关处室解读大规模设备更新和贷款贴息政策,发布新型食品集群设备更新供给清单、设备需求清单、融资需求清单,顶能科技有限公司、盐城果老首乌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省内食品生产企业发布设备及融资需求,南京乐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博莱客冷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2家设备制造企业发布并展示设备产品,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银行3家金融机构发布相关金融产品。当天,多家食品企业和设备企业、金融机构分别进行意向合作签约。(来源:新华日报)

4.以标准提升牵引“以旧换新” 广东已批准立项省级地方标准128项。8月初,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视频调度会。会议指出,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开展以来,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广东全省共批准立项省级地方标准128项,发布52项,在生态环境和老旧电梯改造方面发布4项强制性地方标准。推动57家行业协会发布76项相关团体标准。各地市积极推动标准建设。广州实施全省优势传统产业(家电)NQI服务标准化示范点,将示范成果经验推广至省内家电产业集群,助力家电产业提质增效,带动行业质量升级;珠海围绕“双碳”战略,鼓励龙头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修订,推动光伏设备等重点产业以“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走出去”;佛山聚焦机械装备、家具等重点优势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先进标准,推动产业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汕头持续推动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有序开展老旧低效工业锅炉更新改造;清远积极引导技术机构、社会团体参与二手产品回收、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团体标准研制。据了解,广东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加强强制性标准实施应用,开展强制性标准宣贯32场,宣贯标准72项。聚焦电动自行车、电梯、消防产品、燃气用具等重点产品,对13.38万台15年以上老旧电梯逐台开展隐患排查,目前已经排查电梯超过4万台。在广州、佛山地区先行试点启动电梯风险评价,成功推动9台纳入整梯更新或者大修计划。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明确对生产、销售领域的电动自行车及其配件、燃气用具等9类产品重点进行执法检查。建立质量信用“红榜”,在粤品通平台“优选榜单”专栏发布首批1034家质量信用优选企业名单。开设“两新”工作宣传专栏,推动引导网络平台发动商家参与“以旧换新”活动并加入“放心消费承诺”。下一步,广东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加快推进标准研制工作,在依法依规前提下压缩各环节所需时间,保证急需标准能够及时出台。加力推动标准落地实施,持续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执法行动,加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完善质量信用“红榜”,发挥好示范和警示的双重作用。(来源:南方日报)

5.市内免税店将“落地”广州。8月末,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自2024年10月1日起,按照《市内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市内免税店管理工作,促进市内免税店健康有序发展。其中,在广州、成都、深圳、天津等8个城市,各设立1家市内免税店。专家表示,设立市内免税店对于拓展广州高品质多元化的消费形态、进一步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市内免税店是指经国务院批准,按规定设立在市内,向即将出境的旅客销售免税商品的商店。市内免税店销售的相关商品免征国内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旅客在市内免税店购买免税商品不设购物限额,但须符合海关关于旅客携带行李物品进出境应当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的规定。《办法》明确,市内免税店的销售对象为即将于60日内搭乘航空运输工具或国际邮轮出境的旅客(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籍旅客)。市内免税店采取市内提前购买、口岸离境提货的方式,旅客在市内免税店购物后,在设立于口岸出境隔离区内的免税商品提货点提取所购免税商品,并一次性携带出境。需要注意的是,旅客已经购买的免税商品属于个人使用的最终商品,不得进入国内市场再次销售。根据《通知》,现有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厦门、三亚6家市内免税店,自《通知》施行之日起适用《办法》;现有北京、上海、哈尔滨等13家外汇商品免税店,自《通知》施行之日起3个月内转型为市内免税店,经海关验收合格后开始营业。同时,在广州、成都、深圳、天津、武汉、西安、长沙和福州8个城市,各设立1家市内免税店。(来源:广州日报)

6.“湾区标准”达183项 粤港将深化质量和检测认证及食品安全工作交流合作7月12日,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二十四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会上,粤港双方签订多项合作协议。据悉,目前粤港澳三地已联合公布“湾区标准”183项。其中,《粤港质量和检测认证工作合作协议》致力在未来五年共同推动质量、标准、计量、检测认证等领域合作。此外,粤港双方还签订新一轮《粤港食品安全工作交流与合作协议》,这是在2015年签订的相关协议基础上,结合粤港两地食品安全形势变化和最新工作实际,进一步拓宽粤港食品安全交流合作渠道,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协同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粤港质量和检测认证工作合作协议》,在未来五年里,粤港两地将围绕质量和检测认证服务信息互通共享、加强国际标准交流合作、开展实验室计量能力验证活动、推广优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推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促进科技人才交流等7项具体任务开展深度合作,为粤港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助力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湾区和城市群。近年来,粤港大力推动“湾区标准”“湾区认证”工作。粤港澳三地公布“湾区标准”183项,涵盖食品、粤菜、中医药、交通、物流、养老等32个领域,近百家“湾区标准”示范店落地,逾千家粤港澳三地企业声明使用“湾区标准”,有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要素资源流通。据悉,粤港两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还将以《粤港食品安全工作交流与合作协议》签署为契机,继续加强食品安全信息通报、风险监测、应急处置等方面合作,并新增加了食品“湾区标准”建设、支持南沙深度融入大湾区食品安全交流合作等内容。目前,粤港澳三地联合发布的183项“湾区标准”中,食品“湾区标准”共53项,涵盖100种以上粮、油、肉、蛋、奶、果、蔬等老百姓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已共同开发“湾区认证”项目32项,发放“湾区认证”证书17张,覆盖农食产品等领域,相关产品已进入部分连锁商超和餐饮店,实现粤港澳同步上市。(来源:南方日报)

7.“湾区认证”已签发证书68张 涉及工业消费品、绿色建材产品、农食产品等领域8月28日,“湾区认证”委托认证服务签约仪式在广州举行,10家认证机构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认证促进中心签订“湾区认证”委托认证服务合同,正式成为“湾区认证”指定委托服务机构,并发出《“湾区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倡议》。据现场消息,今年以来,粤港澳认证机构等经营主体已在工业消费品、绿色建材产品、农食产品、服务业等领域发放“湾区认证”证书68张。“湾区认证”农食产品已进入盒马鲜生、钱大妈、天虹超市等连锁商超和餐饮名店,并在港澳同步上市。方圆标志农食(广东)认证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明东表示,“湾区认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了品质把关,这也为产品销量提供保证。“首先它严格执行内地和港澳的强制性法规,比如农产品农残、重金属等指标,其次还会对产品全链条进行把控,获得认证之后还会每年进行两次飞行检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来源:南方日报)

8.阳江以科技创新激活种业“芯”动能 “土特产”育成支柱产业8月中旬,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发布了21个农业产业强镇典型案例,阳西县沙扒镇以科技创智赋能型乡镇入选,成为广东省入选乡镇。沙扒镇能够上榜,离不开当地海水鱼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该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建立“亲鱼—鱼卵—鱼苗—成品鱼”的循环生产链,年产量超20亿尾、产值超5亿元、从业人员近6000人,是全省更大的海水鱼苗生产基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以沙扒镇为缩影,近年来,阳江聚焦科技赋能,激发绿色创新活力。依托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种业企业资源,阳江突出先进育种技术研究应用,实施一批技术创新攻关项目,加大力度开展丝苗米、荔枝、南药等新品种研发,培育出高产高效、绿色优质、节水节粮、专用特用的突破性新品种。在江城区,陈兴汉博士带领科研人员,首创工厂化人工育苗关键技术工艺,攻克禾虫规模化繁殖关键技术难题,存活率较自然繁殖提高了300倍。在阳东区,优质牛大力种源随“天宫二号”遨游太空,实现了牛大力航天育种,培育出“粤森一号”“正优3号”等优良种苗,产量提高了30%以上。在阳春市,通过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进行技术合作,当地针对春砂仁开花生理特性的缺陷,研制出春砂仁“促成花素”“促结实素”“保果素”,努力破解春砂仁成花难、成果难和坐果率低的难题。在阳西县,通过广东海珠子蚝业有限公司的技术指导,当地养殖三倍体牡蛎面积占全县55%以上。截至今年7月,阳江共建立20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涵盖了坚果、南药、水产、蚕桑、茶叶、岭南特色水果、花卉、丝苗米、优质蔬菜、生猪、家禽等特色主导产业。阳江已拥有“中国双肩玉荷包荔枝之乡”“中国春砂仁之乡”“中国黄鬃鹅之乡”“中国蚝都”等“国字号”品牌,牛大力、春砂仁、程村蚝等多个农产品被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好种子是培育出来的,“人才苗”一样需要培育。目前,阳江通过“土洋结合”的方式,既在内部培养“土生土长”的育种精英,又积极搭建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平台,培育出陈兴汉等一批与种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来源:南方日报)